决定光学眼镜好坏的因素

22-10-02 10:19:54    By Bestsea eyewear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患近视眼的人越来越多,而近视了就必须戴近视眼镜。在外面,到处都可以看见眼镜店,在里面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款式的近视镜框,有板材光学眼镜(Acetate Optical)、金属光学眼镜(Metal Optical)、钛光学眼镜(Titanium Optical),以及价格不菲的牛角光学眼镜(Buffalo horn Optical)与木头光学镜框(Wood Optical)等,给人的选择非常多,你很容易就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外形。是的,选择眼镜(Eyewear)的外形很容易,你只要看一看,试一试,款式,颜色,试戴符合自己就可以了,但对于近视眼镜来说,你要注意的远不止这些。总结以下几点关于决定光学眼镜好坏的因素,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1.镜片的近视度数。近视度数具体给多少更加合适,这是配镜最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验光原则是最低度数的最清晰状态。也就是把近视眼的焦点用近视镜片把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最常见的是以根据红绿波长的不同来判断是否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出示红绿测试标,单眼看,比较绿里面的数字清晰,还是红里面的数字清晰。红色的数字更清晰,说明焦点还在视网膜之前(欠矫),绿色清晰,说明焦点落在了视网膜之后(过矫),红绿等清说明焦点正好落在了视网膜上(足矫)。并检查视功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处方。
2.散光度数和轴位。有散光眼的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散光的原则是足矫。散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近视度数的基础上,某个方向还有额外的度数。比如-1.00-0.50*180,就是90轴的方向是-1.50,其他方向是-1.00。这样理解了就知道为什么散光应该足矫,也理解了散光轴位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但是第一次戴散光部分人需要有个适应期。长期来看,是应该矫正的。散光未矫正表现为看哪都重影,是引起视疲劳的原因之一。应该在球镜足矫或稍稍过矫的状态下用交叉圆柱镜精调散光轴位和度数,才能更加确保准确。
3.瞳距是指两只眼睛的瞳孔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需要准确测量并在加工的时候以瞳距大小和镜框大小计算移心量才能做到实际瞳距。不少人存在单眼瞳距不同的情况。比如总瞳距是66,可能右瞳距32,左瞳距34,只有这样去准确测量单眼瞳距,并分别制作,才能做出更加合适的眼镜。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来说,要求瞳距制作非常严格。否则就会产生棱镜效应。近视镜片可以理解为底朝外,顶朝中心的很多棱镜组合而成的。中心点看,看东西不会偏移。有些门店拥有价格不菲的进口的加工机器,加工精确度更高,制作出来的眼镜也更加舒适。
4.瞳高。瞳高,是指镜框戴在脸上后,眼睛平视远方时通过的那个点到镜片最下沿的垂直距离。瞳高是大叔在知乎反复提到的一个点。如今 大框流行遇上网购,如果不考虑瞳高配镜,大概率不合适。眼睛不能通过光学中心点看东西,也是会产生棱镜效应。只有镜框戴脸上后,让专业人士观察戴镜位置,考虑瞳高,才能尽量避免因为瞳高导致配镜不舒适,甚至失败。太大的镜框框高会导致需要做很高的瞳高,照顾了看远,看近会不好,照顾到了看近,看远会不好。那么只能说这个镜框本身就不适合用来配镜,这也需要专业人士指导下选镜框,把不合适的镜框提前排除掉。不能任性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配镜是个技术活,需要认真听取意见才能配出更加合适的眼镜。
5.面弯(镜面角)。面弯是指镜框的面弯,眼镜一制作出来就是定形的。亚洲人的面部轮廓比较平,所以镜框的弯度也比较平,或者微微往内收,大概有0-8度是属于正常范围。适当的弯度是会提高舒适度的。而面弯外翻就绝对会佩戴不舒适的,因为人眼很容易就看到镜片的边缘部分,而边缘部分镜片成像效果很差。面弯太大也会改变实际度数,造成佩戴不适。
6.前倾角(倾斜角)。前倾角是指镜框戴脸上后,框面和垂直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情况下,是有3-10度属于正常范围。部分欧美版镜框给亚洲人戴,前倾角太大,很多人佩戴不适。因为前倾角太大也会改变实际度数。本人手里有关于前倾角和面弯的大小引起度数改变的统计表格,看表格就知道其实影响很大。这也是为什么配大面弯的太阳眼镜的时候,很多人需要给降低度数去配才能比较舒适。如果选择合适的前倾角呢?主要要看自己的鼻梁高度,高度高一些的,可适当选倾角大一点的,而鼻梁矮一点的,即选择倾角小一些的。
7.镜眼距(后顶点距离)。镜眼距是指角膜顶点里镜片内表面的距离。一般亚洲人的平均参数是12毫米。在验光的时候就是默认12毫米来验光的。如果镜眼距变小,近视镜片的实际度数会变大,镜眼距变大,实际度数会变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试戴的时候感觉清晰,配完后怎么感觉模糊了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大叔的经验,眼睫毛不至于扫到镜片的前提下,镜眼距越小越好。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多的通过光学中心点看,而不容易扫到镜片的边缘成像不好的部分看,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的目的。当然,太小的镜眼距会导致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佩戴者不容易看到近用区域,这个需要专业人士的综合考虑。
8.镜框尺寸的选择:很多人选镜框只看喜欢不喜欢,戴起来好看不好看,质量摸着还行,价格合理就买了。很多人自己买了镜框带来给我配镜片,经常我都会摇摇头,虽然好看,但是不适合他配镜片来佩戴。镜框有二个重要的尺寸参考是A位与B位,A位的长度越接近瞳距,配出来越轻薄,视觉效果越好,越美观。A位越长,则反之。
B位的长度也要适中。
9.镜片的厚度:300度以内可以不考虑厚度,500度起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镜框尺寸,更高的折射率让镜片轻薄。
700度以上,镜框就需要根据上图来严格选择,尽量选择预算内最高的折射率。又重、又厚的眼镜一天到晚压在鼻梁上,时不时往下滑,体验真的很差。经常下滑,眼睛不能通过镜片光学中心看,悄悄涨度数。
10.折射率。
一般来说,-2.00内可以选择1.5,1.56和1.6。
-5.00以内可以考虑1.6和1.67
-6.00可以考虑1.67,1.701,1.74,
-8.00以上考虑1.701,1.74,
-12.00以上考虑1.74,1.76。
一般男生常见瞳距是60-68,
一般女生常见瞳距是58-64,
瞳距偏小,折射率需要往高一级考虑。
瞳距偏大,折射率可以考虑降低一级。
镜框偏小,折射率可以考虑降低一级,
镜框偏大,折射率可以考虑高一级。
以上数据只供参考。
11.移心量。移心量最大程度上表现出镜框是否适合你,折射率是否需要提高。计算办法是:(镜框宽度+中梁宽-瞳距)/2。
12.眼镜重量:
度数越高,重量越重,
瞳距越小,重量越重,
镜框越大,重量越重,
折射率越低,重量越重,
移心量越大,重量越重,
镜框材质越厚,重量越重。
度数超过-5.00就该充分考虑眼镜重量,需要注意以上的因素。-7.00以上需要严格要求配出来才能重的不那么明显。
13.镜框的稳定。试戴环节超级重要,不合适脸型的镜框,太大太小都不能稳定地戴脸上。具体选哪个镜框,需要专业人士替你把关,才能确保不是翻车。消费者就算做过功课,也是一知半解。调整镜框的确是可以更加符合脸型,前提是镜框基本是合适的。过于大或过于小的镜框,无法后期调整改善。
也只有稳定的佩戴,才能让眼睛通过光学中心看,才能防止视疲劳,才能确保度数的稳定。
14.镜片的选择。所谓“眼视光“是眼科、视光、光学药物的统称,镜片就是光学药物。既然是药,就不能随便买。需要懂镜片知识的专业人士推荐才能保证是是否你的。当然,药也分好药和一般药,好药疗效好,普通药也能治病,但是疗效一般。适合你的镜片有高中低各个档次,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最好的就可以了。
怕就怕听说哪个好,不管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就选,就好像你没胃病却吃胃药一样。
比如-2.00选1.74,明明1.5和1.6又便宜又适合。
比如很少看屏幕的人选蓝光片,看远反而更差。
比如外隐斜的人配抗疲劳镜片,
比如室外活动很少的人配变色镜片,
比如-4.00度的全框配依视路宇宙片。
15.鼻托。塌鼻梁选板材架一体鼻托容易下滑,就是没有考虑到细节。塌鼻梁应该选用金属镜框的独立鼻托才能更好的撑起镜框的重量。需要调整到托叶尽量贴合鼻子,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舒适度越高,越稳定佩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更加需要S形鼻托才能在制作完眼镜后,取镜环节万一稍微有点偏差也可以调整镜眼距和瞳高来改善看远看近可能出现的问题。强烈不建议选用一字形鼻托,根本无法调整。
16.脚套下勾耳朵。镜腿应该有一个夹住头部的力,更重要的是脚套的下弯可以勾住耳朵,不让眼镜轻易下滑。戴上眼镜后,往前拉一拉,如果拉出去1-2厘米是合适的,如果可以拉远,说明需要调整脚套。面弯正常、鼻托垫住眼镜重量、镜腿夹头、脚套勾耳朵,才能让眼镜舒适、稳定地佩戴,才能确保眼睛通过光学中心看,才能更好的保护视力稳定、不容易疲劳。使用过程中,万一压了一下,或者长期单手摘戴,造成镜框变形,商家应该有技术、有服务意识帮顾客调整好。
17.眼镜的加工。要配出一副合适的眼镜,各环节都需要合理的选择才能做到。环环相扣,一环出现问题就会配镜失败。而加工环节是同等于验光的最重要一环。所以,选择正规的配光店很重要,正规的配光店都有专业的加工师傅。
其实,眼镜知识还有很多,行业人士入行很多年也只能知道一些基础,或者知道的不全。消费者自己做功课的确很有必要,但是要想通过自己做功课深入了解是不现实的。除了自己有必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外,最主要的是要找一家正规专业的眼镜配光店,让专业人士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但会建议你适合什么类型的眼镜,是板材眼镜,金属眼镜还是钛眼镜,是全框眼镜,还是半框或无框眼镜等,而且最重要的是会给你很多配光方面的专业建议。毕竟,保护眼睛是很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不正确的戴镜姿势
下一篇:保护眼睛的食物有哪些